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
	报名截止时间:2025年11月14日
	 
	为落实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关于“加快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的决策部署,壮大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深化工业互联网重点领域应用,在成功举办六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基础上,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将继续组织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以下简称大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名称
	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Industrial Internet Contest 2025)
	 
	二、大赛主题
	联物·集数·赋能 
	 
	三、大赛组织架构
	主办单位:国家工业信息安全发展研究中心
	 
	四、赛程安排
	1.报名(11月14日前)
	符合参赛要求的单位均可登录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大赛官网注册报名和参赛项目提交截止时间为2025年11月14日。
	2.全国行业赛初赛(11月中旬)
	各全国行业赛(以下简称行业赛)初赛均采用线上方式进行。在报名结束后,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按照赛题方向进行初赛评审,根据晋级比例遴选入围行业赛决赛的项目。
	3.全国行业赛决赛(11月下旬)
	在各行业赛举办城市线下举行。通过路演答辩评审,遴选行业赛决赛的获奖项目和晋级全国总决赛的项目。
	4.全国总决赛(12月)
	全国总决赛(以下简称总决赛)在北京举行。通过现场路演、专家问辩和评委打分,评出大赛一、二、三等奖及各单项奖获奖项目。总决赛方案由大赛组委会另行公布。
	5.闭幕式(12月)
	在北京举办大赛闭幕式并颁发奖项,具体时间和方案由大赛组委会另行公布。
	6.大赛产业服务
	大赛将在赛期及赛后持续开展系列生态赋能活动,为参赛项目提供参与供需对接会、投融资对接会、展览展示、媒体行等系列生态赋能活动机会,具体时间和方案由组委会另行公布。
	 
	五、大赛赛题
	本届大赛围绕流程制造、离散制造、新兴产业、工业智能应用的数字化转型场景,结合行业龙头企业的数据集和业务痛点,制定了四个行业赛赛题方向和相应子赛题(详见大赛报名系统),参赛项目自主选择报名。
	 
	赛题方向一:流程制造
	面向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行业,基于工业互联网技术进一步提升业务流程再造、经营管理决策优化、提质降本增效等方面,推动形成生产调度、工艺控制、设备管理、能源管理等模型库、算法库和知识库,加快推进行业高端化、绿色化、安全化、高效化发展。
	 
	赛题方向二:离散制造
	面向机械、汽车、船舶、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家电服装等行业,推动形成用户需求驱动的研发创新、柔性精益生产与绿色制造、数据驱动运营决策、全链条供应链协同、智能设备远程运维等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提升产品技术附加值和价值链地位。
	 
	赛题方向三:新兴产业
	面向机器人、芯片、生物技术、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推动形成数字化协同设计、数据资源精细管理、人机协同与智能决策、智能质量控制、产业链协同、智能工厂精益管控等数字化转型新模式,提升新兴产业供应链高效和技术质量稳定。
	 
	赛题方向四:工业智能应用
	该赛题不局限于行业,重点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围绕典型行业业务逻辑区隔、服务模式差异性、场景应用复用性、数据互通与融合度等环节,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助力知识经验积累、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智能决策转变等场景大模型应用,促进“平台+智能体=服务”的新型技术范式。
	 
	六、参赛条件
	各单位须独立参赛,可结合赛题方向选择一个或多个行业赛参赛,具体参赛项目名称自行拟定,同一参赛项目仅限报一个赛题方向。
	(一)参赛单位要求
	大赛面向全社会开放,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均可报名参赛。参赛单位应满足下列条件:
	1.参赛单位应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需独立参赛。参赛单位可以有多个项目参赛,每个参赛项目的参赛代表人数不超过5人,每个参赛代表只能代表1个项目参加比赛。报名截止之后,参赛代表不可更改。
	2.参赛项目必须且仅能选择一个行业赛赛题报名参赛,并需遵守行业赛的赛事要求和安排。
	3.参赛项目需遵守大赛规则,在大赛官网上注册报名、提交参赛项目和相关证明材料,阅读并同意《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服务规则》《第七届工业互联网大赛参赛承诺书》。参赛项目对所有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负责。
	4.获奖单位应接受行业赛主办方或大赛组委会的尽职调查,审核未通过的项目将取消参赛资格。
	(二)参赛组别
	本届大赛设置新锐组、领军组两个组别,在赛事各阶段分别进行比赛,报名截止后不可更改参赛组别。
	1.领军组参赛资格
	参赛单位应满足以下任一条件:
	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从业人数大于300人,或营收大于1亿元。
	工业企业:从业人数大于1000人,或营收大于4亿元。
	中央企业(集团)及下属公司。
	2.新锐组参赛资格
	不符合领军组条件的企事业单位;高等院校。
	(三)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需按照要求在大赛官网提交相关材料,并确保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项目提交应满足下列条件:
	1.参赛项目须符合本届大赛赛题要求并符合所报行业赛赛题方向,项目名称应能体现解决方案主要特征。
	2.参赛项目须使用组委会提供的任一数据集,或自行上传所使用的数据集。
	3.参赛项目必须为原创项目,并未侵犯任何他人的专利权、著作权、商标权及其他知识产权,且不得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4.在行业赛、总决赛期间,参赛项目均可在不改变项目名称和主要功能的基础上,持续推进项目迭代升级,对应赛程最后一次提交的项目为参赛项目。
	5.评审期间如有需要,参赛项目须按照组委会的要求补充提交有关材料。
	6.所有已提交的参赛项目和相关材料原则上不予退还。
	(四)参赛项目提交内容
	参赛项目以最后一次提交资料为准。参赛项目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1.项目申报书
	(1)项目概述。
	(2)技术能力:互联优势、数据创新、技术架构、商业模式等。
	(3)数据集应用:子赛题分析、场景选取、数据集应用、预期成效等。
	(4)推广方案:市场空间、推广模式、生态运营等。
	注:申报书模板可在官网下载。
	2.相关证明材料
	与参赛企业相关的基本资质、申报主体责任声明、财务审计相关证明材料,以及和参赛项目相关的基本资质证明、技术能力、应用推广证明等材料。所有材料须为参赛单位所有,严禁使用母公司、分/子公司、控股公司或其它非参赛单位材料。
	3.项目介绍PPT
	4.项目介绍视频
	展示产品/解决方案的主要内容、效果等,帮助评审专家直观了解参赛项目。
	5.其他
	例如:可使用的安装程序和说明文档,可使用的解决方案云服务托管链接和说明文档,Demo和说明文档等。
	 
	七、奖项及奖励
	(一)行业赛
	行业赛自主设立奖项类别、获奖名额,具体详见大赛官网。
	(二)全国总决赛
	各行业赛新锐组和领军组分别按比例晋级。总决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及各单项奖(具体奖项安排详见大赛官网)。
	总决赛提供以下赛事权益:
	1.数据集使用。大赛平台将开放覆盖钢铁、石化、机械、汽车、机器人、建筑、交通、能源等几十个行业领域的万余个数据集,供参赛项目在参赛期间使用,为项目优化和迭代提供蕴含丰富行业知识与实际业务逻辑的数据。
	2.项目对接。获奖项目将有机会参加出题单位提供的开放式场景验证活动,与出题单位进行项目对接,提升解决方案的落地性与商业价值。
	3.资本对接。进入总决赛的团队均可参与大赛组委会组织的资本相亲会、产融合作等活动,享受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央企投资机构、创业投资机构、银行等各类投融资机构提供的多元化服务。
	4.宣传展示。获奖项目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创新应用体验中心/推广中心、工业互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主流媒体等渠道进行展览展示、宣传报道和服务推介。
	5.交流学习。获奖团队有机会参与大赛组委会举办的政策宣贯、专业培训、成果转化等活动。
	 
	八、公示与举报
	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大赛实行获奖项目公示和举报制度。
	获奖项目公示范围和时间:在大赛官网公示获得各行业赛、总决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的项目,公示期为5天,供各界监督、评议。
	举报要求:举报实行实名制,并要提供相应的证据,匿名举报无效。举报由大赛组委会进行受理、核查、裁定。
	为保证赛事公益性,赛事不向参赛项目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各赛事组织单位对本行业赛组织机构设置、经费募集使用等工作负责,加强赛事管理,并接受社会各界监督。
	 
	九、其他
	 
	十、联系方式
	伍凌芳  冯帆  何畅  刘玮  高哲
	010-68645450/ 88684861/ 88689706/ 88687972
	技术支持:李清敏  许知行 010-88684332/ 88681521
	电子邮箱:ciic@cii-contest.cn
	 
	本文信息搜集整理自互联网,信息版权及活动解释权归主办单位所有,我爱竞赛网仅作媒体支持。
            
                
                
                
| 大学生分类赛事交流QQ群组 | 
| 提示: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添加,而不是盲从添加所有群组。(每人限加4个,谢谢配合!) | 
|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 1033914646 | 
|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 736123778 | 
|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 1077615736 | 
|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 1126516768 | 
|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 1058454014 | 
|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 881238320 | 
|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 1108356255 | 
|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 1045874258 | 
|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 1058095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