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办单位
团中央学校部、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二、活动时间
2018年7月至9月
三、参与对象
全国语言类院校、师范类院校和综合类院校的语言文学类相关专业学生
四、活动内容
社会实践团队依照“返乡开展、就近施教”的实践原则,深入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欠发达地区,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需要,发挥大学生的专业优势和智力优势,深入开展推普脱贫攻坚活动。通过开展普通话口语培训、普通话标准宣讲、阅读写作训练、语言文字游戏设计等形式,提高贫困落后地区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壮年劳动者和青少年儿童的普通话水平。
五、时间安排
1. 团队申报(7月5日前)
实践团队填写申报表(见附件1),经学校团委审核推荐后,加盖学校团委公章,报送电子版及扫描件至工作邮箱。
2. 活动准备(7月中上旬)
主办单位从申报团队中遴选200支专项实践团队,并通知团队入选情况及具体事项。入选团队根据实践要求,细化实施方案,做好实践相关准备。每所高校限推荐1支团队。
3. 开展活动(7月至8月)
实践团队在实践地开展宣教活动及调查研究,帮助约5万名中西部地区特别是三区三州的青壮年和少数民族学生提升普通话水平。鼓励团队或个人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做好实践活动宣传工作。
六、有关要求
1. 重视团队组建,合理制定方案。
相关高校团委要重视团队组建工作,选拔相近生源地成员组成返乡实践团队,遴选实践队长,根据通知相关要求和时间节点,做好团队的遴选、推报工作。加强对实践团队的前期指导,结合服务地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实践方案,引导学生在扶贫帮困过程中严格做到“帮忙不添乱、增彩不增负”,同时厉行勤俭节约,切实保障实践经费合理使用。
2. 加强培训指导,做好安全教育。
派出高校指导各团队在活动组织实施中完善制度规范、突出过程管理,开展必要的工作作风和服务技能培训,选派相关专业教师带队指导。加强安全教育,做好前期调研和出发准备工作,保障学生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别是要关注极端气候变化和服务地区的自然条件,做好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的应对预案。
3. 注重品牌推广,增强活动实效。
注重提升“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品牌形象和社会影响力,各社会实践团队要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平台,加强活动进展、优秀个人事迹的宣传报道。
七、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
联 系 人:耿宏莉
联系电话:010-66097122
电子邮箱:xuanjiaochu@moe.edu.cn
联 系 人:团中央学校部
联 系 人:石春亮
联系电话:010-85212280
附件:实践活动申报表
大学生分类赛事交流QQ群组 | |
提示: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添加,而不是盲从添加所有群组。(每人限加4个,谢谢配合!) | |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 615960892 |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 657101644 |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 1135768415 |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 815736525 |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 1090383795 |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 1058804361 |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 1141364166 |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 593694781 |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 80906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