奖项 |
影评文章 |
作者 |
学校 |
一等奖 |
现实反思与叙事策略——浅析电影《嘉年华》 |
查龙珍 |
宜宾学院 |
你“触摸”了青春——论电影《芳华》的身体叙事 |
虢明蓉 |
浙江师范大学 | |
二等奖 |
极端与平衡:东方美学下的双重融合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的艺术叙事分析 |
李姝涵 |
浙江师范大学 |
《妖猫传:盛世背后的理性与感性》 |
陈宇辉 |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 | |
问题之上,留白之下 ——浅析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留白处理 |
刘克琴 |
成都理工大学 | |
三等奖 |
被遗弃的坐标——电影《嘉年华》性学分析 |
雷棋钰 |
浙江师范学院 |
“娜拉”的出走—— 以主人公小米为例,探析《嘉年华》中女性的自我认知过程 |
刘 沁 |
武汉大学 | |
侠“隐”不再,生不逢时——浅析《邪不压正》中的多重错位 |
王传琪 |
北京师范大学 | |
“后现代主义”视角下武侠电影的颠覆 ——浅析影片《绣春刀2:修罗战场》 |
李 杭 |
太原师范学院 | |
身份询唤与现实隐喻 ——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符号意象解读 |
杨 朔 |
浙江师范大学 | |
优秀奖 |
浅析青春片反“软性电影”娱乐至上倾向尝试 ——以《闪光少女》为例 |
包鸿明 |
浙江传媒学院 |
以情为媒,以纸为介 ——从媒介角度评析电影《七月与安生》 |
林艳婷 |
南京林业大学 | |
一场必然的灵魂互换——小议《七月与安生》的电影改编 |
刘纯熙 |
首都师范大学 | |
一”触“而发的青春疼痛——电影《芳华》的身体隐喻 |
杨晶晶 |
浙江师范大学 | |
闪光少女:青春片“三位一体”的审美心理研究 |
曹铃悦 |
西北大学 | |
文学作品改编电影的复杂之处——评电影《解忧杂货铺》 |
沈欣然 |
江苏师范大学 | |
人、为欲所役——罗曼蒂克消亡之后 |
谢廷玉 |
清华大学 | |
《邪不压正》商业运作与个体表达的较量 |
李静茹 |
天津商业大学 | |
镜式生存与灵魂批判的双重奏 ——论影片《嘉年华》女性视角的书写 |
黄 露 |
成都理工大学 | |
《黑处有什么:每个人都是青春的幸存者》 |
黄誉瑶 |
吉林艺术学院 | |
我应热爱这恢弘如命运的鱼形生物 ——《长江图》之诗意时空构建灵魂探索 |
刘晓潼 |
华南师范大学 | |
《嘉年华》:“梦露”与被放逐的女孩们 ——浅析“梦露”意象 |
邱 晨 |
四川师范大学 | |
正常和非正常的区辩与平衡 ——《你好,疯子》疯癫叙事下的自由意志 |
徐 贞 |
北京体育大学 | |
意识的视觉表露与时空关系重构——论《路边野餐》的美学创设 |
李晓涵 |
华侨大学 | |
寓言叙事、诗化意境、漫画讽刺 ——浅谈《不成问题的问题》中的美学主义批判 |
宋博毅 |
河北传媒学院 |
研究生组获奖作品名单
奖项 |
影评文章 |
姓名 |
学校 |
一等奖 |
失重的“历史”:姜文电影的空间叙事美学 |
朱 慧 |
中央民族大学 |
时代暴雪中的喃喃自语 ——浅谈《暴雪将至》中的文化反思和叙事遗憾 |
徐 露 |
四川大学 | |
二等奖 |
《被消费的青春与芳华》 |
刘若冰 |
首都师范大学 |
城市废墟下的身体叛逃与感性觉醒 ——《嘉年华》中身体形象探析 |
李逸飞 |
南京师范大学 | |
新主流大片的美学倾向——以《红海行动》为例 |
刘 磊 |
中国艺术研究院 | |
《我不是药神》:虚伪的批判 |
张显乐 |
华中师范大学 | |
三等奖 |
未竟冲动:“芳华盛世”下道德和命运的自我重写 ——从精神分析角度试析《芳华》的主要人物塑造 |
毋嘉敏 |
浙江师范大学 |
幻境迷思——解析《路边野餐》 |
武艺笛 |
中央戏剧学院 | |
溯洄从之,人生源何? ——解读《长江图》的故事文本与多重隐喻 |
曹子郁 |
武汉大学 | |
乡土叙事的另类孤独 ——浅析《一句顶一万句》小镇世界的人物呈现 |
林世强 |
北京电影学院 | |
《邪不压正:屋檐——北平的正邪地平线》 |
王昱彤 |
北京电影学院 | |
优秀奖 |
一场与生命的博弈——浅析《我不是药神》 |
李 琳 |
陕西科技大学 |
献给逝去时代的黑色挽歌 ——《暴雪将至》的类型叙事、社会观照和悲剧意识 |
明 朝 |
中国传媒大学 | |
陷入自我的梦魇——《暴雪将至》影评 |
任湛颖 |
北京电影学院 | |
主旋律电影在市场化语境下的多元表达 ——以《建军大业》为例 |
邢亚楠 |
浙江师范大学 | |
《黑处有什么》:一场压抑的成长教育 |
任芮昕 |
吉林艺术学院 | |
只为所有秘不可宣的浪漫——《罗曼蒂克消亡史》影评 |
叶含君 |
北京电影学院 | |
一个关于工业城镇工人的原型故事:一场男性力的荒诞自证 ——评《暴雪将至》 |
于欣彤 |
中国传媒大学 | |
英雄•时代——《芳华》反禁欲主义的人本叙事 |
陈宜芳 |
首都师范大学 | |
《我不是药神》影片分析 |
李 娜 |
浙江师范大学 | |
从《闪光少女》浅谈文化融合意识的崛起 |
李泽瑄 |
陕西科技大学 | |
《罗曼蒂克消亡史》的女性主义解读 |
汪倩倩 |
浙江师范大学 | |
《黑处有什么》:怪诞而真实的少女成长史 |
王艺锭 |
浙江师范大学 | |
被囚禁的“他者”——电影《不成问题的问题》女性形象分析 |
杨丹妮 |
浙江师范大学 | |
《不成问题的问题:民族性表达的中国经验》 |
张 煦 |
东南大学 |
大学生分类赛事交流QQ群组 | |
提示:建议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专业和兴趣爱好有选择性的添加,而不是盲从添加所有群组。(每人限加4个,谢谢配合!) | |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 1032694425 |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 744472955 |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 1134170172 |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 815736525 |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 1002482610 |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 1058804361 |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 1141364166 |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 593694781 |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 8090691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