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深夜的山理工,到底谁未眠
作者:于彩玲   学校:山东理工大学   阅读量:1060
排行:949   票数:2

深夜的山理工,到底谁未眠    

              ——一项关于“宿舍熬夜问题”的调查

撰稿 于彩玲 彭雨杭 王娜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娱乐方式的改变,以及大学生自由时间的增多,熬夜现象已成为普遍问题。大学生通讯社以“宿舍熬夜问题”为主题,进行了深入调查。调查对象为全校各个学院不同年级的学生,总计发放调查问卷300份,回收到有效调查问卷221份,其中女生121份,男生100份。统计结果显示,熬夜比例高达58.7%

谁是熬夜的“罪魁祸首”?

                                              <img style="background: url("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lang/zh-cn/images/localimage.png") no-repeat center; border: 1px solid rgb(221, 221, 221);" src="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width="553" height="316" word_im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1.jpg"/>

    调查显示,58.7%的受访者会有熬夜情况,其中男生占熬夜人群的63%,打游戏的比例在男生熬夜人群中高达48.3%,成为主要“动力”,而女生们熬夜的原因则更倾向于追剧(占女生熬夜总数的35.1%)、淘宝及使用社交软件聊天(占女生熬夜总数的23.4%)。除此之外,15.7%的受访者还表示谈恋爱也会成为熬夜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恶!差一点就要赢了!”已到深夜,某个男生宿舍里仍隐隐传来游戏厮杀的喊叫声。“熬夜打游戏在我们男生中很普遍,没感觉有什么不好的,反正身边的很多人都在玩。”建筑工程学院的小赵无所谓地说。经历过无比压抑的高中时期,来到大学的学生便像脱了笼的小鸟一般,自由安排着自己的时间。有的同学能做到自律,休闲与学习两不耽误;但有的同学不能适应突然“轻松”下来的大学时光,禁不住旁人的鼓使,再加上内心贪玩的欲望,很容易养成通宵打游戏的恶习。自律意识的不足,是大学生熬夜、通宵的主要原因。

    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在方便学习和生活的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夜晚熄灯铃响起后,昏暗的宿舍里却总有手机或电脑屏幕的光亮透出来。调查结果显示,67.4%的受访者表示熄灯后不会立即睡去,不自觉地拿起手机或是电脑继续打打游戏,刷刷微博、朋友圈,看看热播剧……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溜走,“再玩半小时就睡觉”的承诺也被无限地推后,转眼便到深夜。不同于高中时期学校禁止学生带手机、电脑的规定,手机、电脑在大学里几乎成为“标配”,这也成了正常休息的阻碍。“离了手机我睡不着,有了手机我更睡不着了。”交通与车辆学院的小司打趣地谈起自己的“熬夜心得”。

    调查中我们发现,恋爱中的男生女生也成为熬夜大军中的一员。热恋中的他们彼此之间似乎有说不完的话和相思要倾吐,煲不完的“电话粥”,发不完的信息,成为他们夜里无眠的主要原因。“白天我们都忙着上课,只能抽空在晚上聊聊天,我觉得这样晚睡也很正常。”化学工程学院的小王跟女朋友是“异地恋”,每晚的电话聊天养成了他晚睡的习惯。

   “熬夜党”中也不乏这样一群人,他们不是为了打游戏追剧,也不是为了陪男女朋友,而是为了学习和工作。这种现象在大三、大四的学生中更为明显。即将踏入社会的他们对未来有着太多的期许与盼望,也感觉到现实与梦想的差异,每个人都卯足了劲充实、提高自己。“考研已经到了冲刺阶段,紧迫感也越来越强烈,恨不得将时间掰成两半用,熬夜对于我们来说是常有的事。”建筑工程学院的小赵回答。但同时他也认识到熬夜学习不仅效率低下,而且会影响第二天的学习质量,“其实最好的办法是学会合理安排时间,既不耽误学习又不影响睡眠,白天少玩会儿手机也许晚上就能多睡一会儿。”他用自己的亲身体会给大四考研党提出了一个合理化建议。

或许游戏的世界里精彩纷呈,或许影视剧里的情节引人入胜,或许社交软件的讯息妙趣横生,但再精彩的虚拟世界都不及你安然入睡的美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面对紧张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唯有高质量的睡眠才能带给你充沛的精力迎接崭新的一天。

 

334%的受访者认为“熬夜属于正常现象”

  

   “夜猫族”、“深夜刷屏党”、“夜行者”……一系列网络流行语的盛行,也从侧面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流行趋势”,熬夜现象已成为一个普遍性问题,特别是对于很多在校大学生来说,“熬夜”已成为他们不可缺少、理所当然的生活习性。

熬夜过后,26.5%的受访者表示“会感到后悔”,认识到熬夜所消耗的巨大时间和精力,决定“改过自新”,但当受到室友邀请时,他们又会忍不住诱惑,重新加入“熬夜大军”。其中,虽有人是因为“不好意思拒绝”而参与熬夜,但大多数人还是因为自制力差。31.4%的受访者会“偶尔感到后悔”,而这“偶尔”也仅是当第二天课程多或者工作忙,自己精力跟不上快节奏步伐时才会后悔昨晚的“夜生活”。33.4%的受访者认为自己“与周围人相比还算正常”,这其中,男生占绝大多数,这也是男生熬夜人数普遍比女生多的原因,周围同学都熬夜,身处其中便也不觉得自己熬夜是不正常现象。数据显示,仅有8.7%的受访者认为“熬夜对自己很有效率”。“白天因为参加活动耽误了一节课,晚上借舍友笔记自学一遍,不会耽误睡眠,而且很有效率。”法学院小王说。但这种现象仅局限于少数人,并且前提为偶尔熬夜且熬夜时间短。

 统计数据显示:仅有1.6%的受访者在晚上11点之前睡觉,38.4%的受访者在晚上11~12点熄灯后睡觉,28.5%的受访者在晚上12~凌晨1点之间睡觉,21.5%的受访者在凌晨1~2点之间睡觉,也有10%的同学在凌晨2点以后才休息。也许很多人都有这样的经验,11点熄灯后,才想起自己该睡觉了,而这时的洗刷间也经常‘人流攒动’。洗刷过后,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并不能立即睡着。商学院的小郑说:“我睡前喜欢刷一下微博,看一下朋友圈,被有趣的内容吸引后困意全无,久而久之,养成了12点睡觉的作息习惯。” 熬夜习惯的养成绝不在一朝一夕,这背后也是自制力与心理暗示在“作祟”。

在熬夜人群中,有20%的同学出现过通宵的现象,虽然通宵之后出现了“身体酸痛,精神不振”的问题,但很多同学表示,现在还年轻,适当地通宵应该没什么问题,可以在以后加强锻炼。化学工程学院的小何说:“一开始只是看电视剧,但被剧情吸引后,就想接着看,不知不觉地也就通宵了。虽然通宵的危害自己也知道,但当时只顾精神享受,并不会考虑那么多。”大多数人对时间并没有准确的概念,等到想起来看时间时,才发现已经凌晨了。

<img style="background: url("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lang/zh-cn/images/localimage.png") no-repeat center; border: 1px solid rgb(221, 221, 221);" src="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width="553" height="283" word_im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3.jpg"/>

33.4%的“认同熬夜”比例足够引起我们的重视与反思,也许你经常对别人说“早点睡吧,别熬夜”,但对自己却异常放纵,“再玩最后一局游戏”、“再把这集电视看完”、“再刷最后一条微博”……如此循环,时间也在思想缝隙中悄悄溜走。有多少人是在无数个“再看5分钟”的誓言中熬到天亮?也许你本意并不想熬夜,却被时间熬了夜。久而久之,养成了晚睡的习惯,所以“熬夜”也成了“正常现象”。

 

各年级熬夜比例呈现上升趋势,男生熬夜普遍比女生多

 

调查显示,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熬夜人群的比例分别是:53.3%59.4%67.9%84.3%。由数据可以看出,各年级熬夜比例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那么,出现此种现象的原因何在?大一的小苏表示:“高中时有固定的作息时间,没有养成熬夜的习惯,有时候熬夜后还会不太适应呢。”对于“初来乍到”的大一新生而言,熬夜对他们来说还是个陌生的概念。当逐渐升入大二,也慢慢适应了大学生活,总有一些自制力差的同学开始晚睡,从晚上12 点到凌晨1点甚至通宵。

    熬夜是一种会传染的恶习,因此想熬夜并不“缺伴儿”,调查结果显示,有27%的受访者熬夜会有1~2个“夜伴”,这在大一宿舍里比较普遍,因为大多数人此时自制力还相对较高,懂得“拒绝邀请”。有23%的受访宿舍里会有2~3个室友熬夜,有3~4个室友熬夜和全宿舍熬夜的比例为25%,这种较多人数的熬夜现象大多出现在高年级中,“一开始我也不适应熬夜,不过他们不睡我也睡不着,只能通过看手机来消磨时间,久而久之,我也就加入了‘熬夜大军’。”随着年级的增加,部分学生的自制力也在大学生活中慢慢被打磨。

    而大四的小关表示:“不管是考研、国考还是找工作,我们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虽然现在宿舍里少了很多追剧的人,但熬夜现象还是经常出现,不过大多数人睡觉晚是因为压力大失眠吧。”其实失眠也是一种“被动熬夜”,压力面前我们应该自我放松,别让失眠“打扰”了睡眠。这种“大一慢慢学会熬夜,大四被迫无奈熬夜”的现象慢慢地形成了恶性循环,如果在大一时就能踏实地走好每一步,大四也许会更轻松些。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的熬夜男女比例分别为:75%25%71%:29%77.8%22.2%72.7%27.3%。男女生熬夜比例形成了鲜明对比,这个失调的比例背后或许是因为男生与女生之间娱乐方式的不同。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的小王说:“我们男生有时候晚上会聚在一起打游戏,人多玩劲也大,玩着玩着可能就会比较晚了。”当被问及每次游戏能持续多少分钟时,小王不好意思地说:“需要看具体情况吧。晚上时间多,才会熬得比较晚。”而这种大型游戏往往需要多人参加,搭帮结伙的熬夜现象由此产生,人多热闹,玩劲也大,兴奋度高困意少,一晚上的时间不觉而过。相较于男生的“群体活动”,女生则往往是“单人活动”,熬夜可能仅局限于看电视剧、刷微博和朋友圈上,这种活动大多进行到12点时便会产生困意,因此较少出现熬夜太晚的现象。

<img style="background: url("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lang/zh-cn/images/localimage.png") no-repeat center; border: 1px solid rgb(221, 221, 221);" src="http://www.52jingsai.com/xydashi/ueditor/themes/default/images/spacer.gif" width="553" height="374" word_img="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1clip_image005.jpg"/>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很多受访者开始并不熬夜,只是在“看别人玩我也玩”中一步步走向熬夜深渊,“扎堆式”的熬夜方法也是保持熬夜长久存在的重要原因。如果每位同学都能有自己合理健康的作息时间表和不受他人干扰的信念,熬夜现象或许就不会这么严重。

熬夜的危害,你知道哪些?

    习大大在和全国县委书记交流时谈及熬夜这个话题举了自身的例子:“年轻时想办好事,经常通宵达旦地干,最后感觉不行,就像手里攥着一千个线头,可穿针眼一次只能穿过一条。”不少网民看到后,直呼大受感动并表示会注意这些问题。习大大的话,也适用于规劝那些总爱熬夜的大学生们。“熬夜党”们,对于熬夜的危害你们又知道哪些呢?

    熬夜带来的后遗症最明显的便是第二天的“起床气”,34.5%的同学表示熬夜后有起床困难的问题,其中25.34%的同学会来不及吃早饭就匆匆赶去上课,19.87%的同学会因此而迟到。除此之外,熬夜也会对第二天的学习产生不良影响。调查结果显示,约有半数的学生表示,熬夜通常会使他们第二天一整天都没有精神,在课堂上打盹甚至是睡着是常有的事。

   熬夜除了会影响我们的学习,更会“打压”身体健康。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的石显方主任表示,近年来常出现的年轻人猝死情况与长时间的熬夜有着很大的关联。熬夜损伤人的肝肾,从而直接影响人的心情,出现易怒易躁情绪;且熬夜劳心必会加重心血的消耗,导致心脏和肾脏的生理协调时常。肾气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损耗过度就容易发生猝死。美国的医学研究者发现,人在长时间熬夜后,体内会产生毒素影响人的体质和免疫力。除此之外,熬夜也会影响人的神志活动、思维睡眠、身体健康以及体质免疫力等。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最容易观察到的情况是,经常熬夜的同学会出现皮肤粗糙、脸色偏黄、长痘痘的问题。对于爱美的姑娘们来说,熬夜可是件得不偿失的事。除了对自身的影响外,熬夜还有可能会打扰到他人的正常休息,对那些天生神经较为衰弱易失眠的同学来说更是煎熬。

    熬夜的危害这么多,那怎样的睡眠时间才算是合理科学的呢?据相关部门研究表明,睡眠时间因年龄段有异,正常人的睡眠时间为68个小时,而大学生这个年龄段最佳睡眠时长应保持在8小时左右。每个人的体内都有生理时钟,身体在不同的时间段担负着不同的生理作息使命。00:0001:00属于浅眠期,人在这一段时间多梦而敏感,易在这一时间段醒来;01:0002:00属于排毒期,此时肝脏因排除毒素而活动旺盛,应让身体进入睡眠状态。早睡早起精神好,睡眠在我们的健康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有25.2%的受访者义正言辞地说:“熬夜是非常错误的行为!”“因为我要考研,白天巨大的学习压力已经使我身心具惫,晚上必须保证睡眠。”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大四的小李已经加入到“考研大军”,深知自己使命之重,对熬夜现象早已“拒而远之”。

  “自觉意识”的养成是解决熬夜问题的有效方法

    宿舍是一个大家庭,舍友是最亲密的朋友。面对熬夜,你是随波逐流加入熬夜大军,还是“同学之间忍一忍”,抑或是当面指正呢?

    13.4%的受访者同意“向学生干部或辅导员汇报”,但这种办法也只能“治标不治本”,外部力量的施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核心问题。“辅导员曾开会跟我们强调过宿舍熬夜问题,但没有强制的惩罚措施和监督办法,久而久之也就没有了威信力。”机械工程学院的小彭如是说。我校大部分学院都对大一新生实行“上早操”制度,除了强身健体外,另一个原因就是督促学生早睡早起,但早起的目的达到了,早睡依旧是很多学生无法渡越的难关。

    有些人会“及时制止他人的熬夜现象”,但有47.2%的受访者在他人熬夜面前选择“同学之间忍一忍”,一天可忍,一个月可忍,倘若一年呢?你不主动说,对方不主动改,于是问题一拖再拖,终究得不到解决。当然,身为同学,即使制止也只能是“好言相劝”。“毕竟我们都是成年人了,还要在一起生活四年,如果靠‘忍耐’生活,矛盾会越积越多,终有一日会爆发,影响室友之间的关系。”体育学院的小贾表示,他曾当面要求室友“早睡”,室友没有因此生气反而对自己的熬夜行为表示歉意。由此可见,“当面指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解决办法。

    还有32.5%的受访者对熬夜现象并不关心,他们既不会主动制止熬夜现象,也不会参与熬夜行为。“室友熬夜的时候,我只管自己带着耳机睡觉,因为我本身身体素质差,受不了熬夜。”化学工程学院的小苏对熬夜现象并没有太多感觉,她的“中庸”立场也代表了大多数学生的态度。

    除此之外,18.4%的受访者坦言,自己宿舍曾因熬夜问题发生过激烈冲突。“当时只是绊了口角,后来关系缓和,我们便自己定了规则,11点后大家都自觉休息,毕竟相互体谅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的小隋分享了自己宿舍对熬夜问题的解决办法。对此问题,记者也进行了进一步调查,33.3%的受访者认同“自己宿舍达成共识”的解决办法,但41.3%的受访者仍认为“共识”也只是形式,“靠学生自觉”才是最好的办法。

    针对“室友熬夜,自己睡不着也无法学习”的问题,曾有学生在山东理工大学报微信后台提出建议:图书馆能否通宵开放?对此建议,记者专门采访到图书馆副馆长丛鲁丽,她表示:“学生想学习的心情我们能够理解,但对图书馆通宵开放我校目前还做不到。首先,我校图书馆为全馆开放模式,无法做到单独开放部分区域作为学习地点,因此‘一开则全开’,这也要求我们各个岗位的工作人员必须全部到齐,灯也必须全亮,这便会消耗巨大的人力和财力,但晚上留馆学生毕竟还是少数;其次,也会造成安全隐患,宿舍出现无法正常管理的现象。最主要的还是学生的健康问题,通宵过后势必会导致身体不适,所以建议学生不要熬夜。”其实,在中国乃至世界,通宵开放的图书馆也不过几个,大多数图书馆跟我校模式一样:早晨8点到晚上10点开馆。因为这是适合学生学习的最佳时间。

 

    熬夜现象仿佛已经“积劳成疾”,在学生之间“根深蒂固”太多年,现在寻求解决办法也只是希望这“亡羊补牢”能“为时不晚”。“解铃还须系铃人”,要解决熬夜现象,还需学生养成“自觉意识”,加强自我的约束力。同时,身处宿舍这个集体环境中,要学会换位思考和互相体谅,舒适的睡眠环境就便不再是幻想。

    为自己的健康,为家人的期望,为舍友的睡眠,也为学校的关切,合理安排一切事宜,争取实现“早睡觉、睡好觉、睡觉好”的思想和行动转变。

     愿每一个山理人都好梦常在!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