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恶意刷票,恶意竞争,体现本次比赛公正性,组委会决定,投票转化为分数规则为:
1~20名,计入总分为50分;
21~50名,计入总分为49分;
51~100名,计入总分为48分;
101~150名,计入总分为47分;
151~200名,计入总分为46分;
201~250名,计入总分为45分;
251~300名,计入总分为44分;
301~350名,计入总分为43分;
351~400名,计入总分为42分;
401~450名,计入总分为41分;
451~500名,计入总分为40分;
500名~1000名,计入总分为39分;
1001名~2000名,计入总分为38分。
评委打分为50分制,与投票分数一起计入总分。
评委打分将在6月1日~6月5日进行,具体分数查询办法会在6月8日前后在群里及大赛专题页面告知大家。
投票截止时间:5月31日23点59分59秒,最后提醒大家这是一次征文比赛,投票的目的只是想让大家的作品扩散,让更多的人阅读,请大家不要为了排名而去刷票,征文的最终获奖,和作品质量也是有很大关系的。
总分: 登录可见大赛首页 > 作品投票 > 详情
吃食
作者:徐艳枝   学校:西华师范大学   阅读量:1131
排行:1020   票数:1

  今日闲暇时神游,忽忆及旧时往事,勾起一段亘长的记忆。往日那般种种美好涌上心头。

  十几年前,村子里,游街过巷卖玩意儿的,从没消停过。粽子,麻糖,油茶,凉粉,来来往往。馋的我们总踮着小脚,扒拉着车沿,眼巴巴的望着。拽拉着家里大人,想他们大发慈悲掏出一块两块,我们就享了大福,乐的升天了。一块黄灿灿,瓷实酥脆的麻糖,足够我们炫耀一整天了。

  "粽子嘞,热粽子~"每天大清早就被这叫卖声叫起。一骨碌爬起来,笨笨的套好衣服,抓起床头预备的五毛钱,蹬蹬蹬地跑向门口,伸长脖子,等着那买粽子的过来。盼着,盼着。最后从那自行车后座上的竹筐子里,掀开厚厚一层白被子,捧出一个大粽子。热乎乎的,竹叶妥实的包裹着。扯开麻绳,吃下肚去,一天的美好就开始了。

   但最不可缺的还是油茶。那时候天儿早,大家还不怎么晓得牛骨髓,五仁馅,叫不出来那么多样儿。顺到嘴边喝的就是村里挨家挨户叫卖的那类,便宜实在,解渴又管饱。一大碗,撒芝麻麻花,泡的酥软,沿着碗边吸溜一口,妙极了。

   还是小学没上学的的时候,照例每天早上不是粽子就是油茶,反正五毛钱,自己分配。家里人全起早下了地,就自己一人儿,醒了就去门口等吃的。卖油茶的蹬一三轮车,车当中放着一巨大的铝制茶壶,长长的红穗子系在壶把上,倒茶的时候就一甩一甩的,好看的紧。铜黄的壶身上是一个"龙"字,但又异化了,有个龙的样子,也说不出来是什么,大抵都叫它化龙。自己准备好一个大瓷碗和五毛钱,等那卖油茶的过来,收了钱,给倒上慢慢当当一大碗。不多不少,在那手上的功夫,撒芝麻泡麻花,浓稠有味,醇香喷鼻。吃一碗顶饱一天。

  后来渐渐上起了小学,村里卖油茶的好像也渐渐消停了。想喝也买不到,寻摸到的都是袋装的德福祥,一小袋一小袋了,喝了就冲一包。冲出来稀汤寡水的,表上浮着几颗瓜子仁儿,没一点儿味儿。家里自己炒的油茶也不得劲,干干的,算不上香。想喝油茶也许只可在梦里罢。

  渐渐的忘了这茬,可又一次,初中时候晚上回家,瞧见桌上四四方方两个大纸包。牛皮纸包裹着,麻绳一扎。贴着红四方纸,写了几个大字"牛骨髓油茶"。乐坏了,抱在手里来回细瞧,有几个月乐呵了。慢慢剥开,一层一层,草纸下还有一层塑料包装,防漏的,入眼就是一堆炒面。往后两个月,每天晚上必喝一碗。绿瓷大碗,一双木筷,白瓷勺子挖两勺。一言不发,看着热腾腾升起的蒸汽,搅着,看花生杏仁翻滚着,趁热来一口,也就心满意足了。 

   十八岁了,求学入了蜀都,就再没喝过了。后来才知道这蓉城也并无过分热爱油茶,喝茶打牌是他们的专属。对自己来说如痴如醉的油茶也远了。也只是每年回家时,才能重温那幼时的温度。历隔多年,也不会忘——口,眼,鼻,胃,早已记住了。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油茶,也只有故都,才称得上好。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我爱竞赛网赛事交流总群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商业创业比赛交流群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设计广告比赛交流群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科技IT类比赛交流群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学科技能比赛交流群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选秀歌唱比赛交流群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兴趣爱好比赛交流群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公益志愿者交流群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
青年机遇信息交流群